买一支基金,涨20%卖一半,卖完每天再加,合理吗?可以这么操作,但是没必要这样操作。这不是是否合理的问题,而是这么规划的理由是什么?投资讲究的是策略,不能凭感觉。
这么操作的目的和风险:
1、目的:通常情况下,密集地投入资金,无非是希望行情迅速拉升,找到再次脱手的机会,反复赚差价。
2、风险:这多少都有撞大运的嫌疑,因为行情不会根据我们的心情运行。如果遇到持续阴跌时间很久的情况,每天加仓会有生无可恋的感觉。
如何买卖基金才合理?
第一:首先需要明确,投资基金需要时间,不要总想着赚快钱。(不想了解原理的朋友,可以直接跳到第二点)
我们投资基金的本质,是把钱交给基金公司,由专业团队代替我们买卖标的资产,不同的基金对应不同的“底层资产”。
比如,买股票型基金其实是买多支股票的组合。基金公司会通过操作策略,运用大规模的资金进行整体布局,争取从中获利,但是在特定的时期,也可能产生亏损。所以,我们买基金需要耐心等待股市波动带来的盈利机会。
那我们为什么不自己买股票、债券、货币工具、大宗商品呢?原因基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:
资金太少,而好的资产通常价格都比较高
信息渠道和信息量太少,没有办法获取更全面的有价值信息
抗风险能力低,巨幅震荡时,情绪会战胜理智
大类资产投资,通常要结合投资周期整体考虑,但是手里的钱等不及
无法覆盖式买入标的资产,单一资产的投资风险非常高
第二:不同申购方式的优劣势分析
1、一次性买入并持有,获利丰厚时赎回。
优缺点:如果买在较低点位,可能会带来特别丰厚的获利空间,反之则可能长期套牢,始终处于亏损的状态。
比如:2020年的基金排名,涨幅超过100%的
股票型基金有14支
混合型基金有19支
行业指数(分级)型基金有1支
投资者现状:没几个人有耐心和勇气,全年持基等待机会。换个角度来说,万一今年是下跌行情呢?一次性买入岂不是要哭晕?
2、分批买入,或持有或波段操作,赚取差价。
优缺点:如果对资本市场有足够的判断能力,再加上对资金的运用能力,这样的操作模式属于进可攻退可守,其实是不错的投资模式。
投资者现状:很多人会以为自己很牛,真牛还是假牛,看看自己账户就可以。
3、定投模式,系统自动扣款。
优点:对资金的控制力强,可以有效地控制投资风险。(如果不能理解,翻看其他视频或文章)
缺点:很难获得最高的收益率。(风险降低,必然导致收益受到限制)
定投获利的条件:
买对基金
严守纪律
找准卖点
比如:2020年基金定投排名,近一年收益超过50%的
股票型基金:10支
混合型基金:18支
指数型基金:6支(集中在行业指数)
顺便提一句:智能定投比普通定投的获利高一些,但是智能定投的前提是你能够长期持有,如果总打算随时有赎回操作的朋友们,普通定投带来的投资感觉更好一些。
投资者现状:简单照做的人不多,大多数人会闲着没事补仓,有些人会以为自己比投资界专业人员多年总结出来的经典模型厉害,所以投资结果并不理想。
4、按照自己认为的合适时机买入。
这种方式,很难评价优劣势,因为随意性太强,找不到规律。
其实,投资是利用规律赚钱的游戏。
大家想想这些年在投资圈子里赚钱的人,哪些不是踏着节奏做事的?比如:炒房的、炒币的、炒各种能炒的东西的……
赚钱的诀窍:手里有钱,胆子够大,掌握火候,翻炒得当。(是个技术活儿)
总结
1、要考虑自己的条件:根据资金量、资金使用期限、投资水平、投资预期进行整体规划。
2、要考虑市场的情况:行情好的时候,怎么操作都赚钱;行情不好时,每天加仓的做法和把自己放油锅里炸一炸的感觉类似。
3、资金按照一定节奏投入时,建议的期限:
打算2-3个月能获利卖出的每天投(很难实现,基金需要相对较长时间的投入);
打算1-2年找机会获利卖出的每周投;
打算3-5年慢慢投资找机会获利的每月投。